再高明的策略如果執行力不彰,最後結果總是會令人失望。
今日,經營策略必須與組織的實際日常作業以及適切的專案投資密切整合,才能締造更卓越的績效。
檢視圖片 檢視圖片 【文/馬克‧摩根、雷蒙‧李維特 & 威廉‧馬勒克】只有在下述6大領域間充分整合,並且與外部環境相互配合,策略執行才能實現:I建立觀念,N本質,V願景,E投入,S統整,T轉換。
■ I 建立觀念「建立觀念」意指清楚闡釋組織的宗旨、定位及目標。
當你能夠明確而生動地深入說明前述這3項要素,就可以:● 吸引理念相近的員工。
● 促使顧客選擇和你往來。
● 使潛在投資者了解可能的結果為何。
總結來說,建立觀念能夠為策略奠定扎實的基礎,因為這能讓你公司在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心中,建立正確的觀感。
整體而言,建立觀念的確能夠奠定組織永續經營的基礎。
企業有機會選擇並實行策略專案,為理想注入生命力。
定位、宗旨及遠程目標同樣是任何企業品牌的組成要件。
品牌有助於企業經營,因為它能形成差異化,並且讓消費者能更快、更容易作決定。
品牌可以是對外的(訴求市場),也可以是對內的(即公司在員工心目中所代表的意義)。
精心策畫並充分宣傳的品牌,能夠為任何企業帶來強大的競爭優勢。
■ N 本質「本質」的意義是要整合組織的策略、文化和架構。
任何組織的文化與其定位一向息息相關,組織文化難以改變,因為它影響並滲透到組織上下各個角落。
然而文化難以改變,亦代表著它可以是策略最有力的推手,也可以是最大的阻礙。
實務上來說,組織文化是策略整合的支柱。
依據公司的主流文化來找出有吸引力的策略,通常會比嘗試改變組織文化來得好。
企業文化通常有下列4種類型:1.能力型:大家都認為只要能製造出絕佳產品,顧客就會蜂擁前來購買。
這是一種技術至上的文化。
2.合作型:只要我們夠了解顧客,就能開發出他們會採用的產品。
這是一種溝通至上的文化。
3.培養型:我們會延攬並培養優秀人才,讓他們在自己的工作上發揮技能。
這是一種人才至上的文化。
4.控制型:我們會建立有秩序的制度,然後定期加以改善。
這是一種權威的文化。
高階主管的作為對企業文化的影響,遠高於他們的言語。
當公司價值觀和高階主管的行為出現明顯落差時,員工當然就會有所質疑並感到困惑。
企業文化的極致表現就在於員工的所作所為,而不在於他們的言論。
*歐美最新商管原文書中英對照*To be more specific, strategic execution will only happen whensix essential domains are in alignment with each other and also with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Ideation, N--Nature, V--Vision, E--Engagement, S--Synthesis, T--Transition.更具體來說,只有在下述6大領域間充分整合,並且與外部環境相互配合,策略執行才能實現:I建立觀念,N本質,V願景,E投入,S統整,T轉換。
【更多精采內容~《大師輕鬆讀》No.302〈策略到執行一路通〉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2010489635
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Blog,請留言給我,將立即移除。感謝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