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策略 有關藍海策略的疑慮 如果一個企業尋找到了他的藍海 但其他競爭者卻跟進 使其市場又成了紅海該怎麼辦呢?
我們會研究藍海策略,主要是因為好奇為什麼有些公司總是能成功、有辦法開創出沒有競爭者的局面?

其次是對傳統策略觀點的失望。

我們認為零和賽局並不是唯一的答案,那些能夠創造出雙贏局面、開創全新市場的企業更值得尊敬。

這啟發我們去尋找策略的替代思考模式。

創新是種系統化過程 傳統的策略觀點聚焦在「生產力」上。

生產力的基本公式是「產出除以投入」;換句話說,想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一則是把產出最大化,一則是把投入最小化,許多大家熟悉的策略方法,例如六標準差,就是這種觀點的極致表現。

但是這種觀點僅能應用在現有的市場和競爭範疇中,一旦涉及創新的問題時,生產力觀點就不管用了,因為創新不能單純以投入和產出來衡量。

關於創新的觀點可以分為兩派,其中一派把創新視為隨機發生的事件,他們討論企業家精神、嘗試/錯誤、從失敗中學習……。

最早提出這種觀點的是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因此這一派可以稱為「熊彼得學派」。

這一派的問題在於,隨機的創新顯然是很難學習的,也就是說,創新可以算是一種賭注。

另外一派則把創新視為系統化的過程,討論創新的模式、思考方式、理論、方法論、分析框架,以及機會最大化/風險最小化等問題。

藍海策略採用的就是這種觀點。

很明顯,大家比較希望看到系統化的觀點,因為這代表你可以學會創新、學會成功。

三項主張擬訂藍海策略 究竟「藍海策略」和傳統的「紅海策略」有何差異呢?

傳統的策略觀點和軍事戰略並無太大差異,把市場當作領土,CEO就是軍隊的指揮官,市場競爭是一種「零和」關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此所有公司都在自身的產業範疇內拚命超越對手,以求更大的市占率;然而這種流血競爭的結果往往是市場空間愈來愈狹窄,所有公司的獲利和成長都日漸萎縮。

相對地,藍海策略看重的是未開發的市場空間和新需求。

新的產業和市場總是不斷湧現,回想1900年時,世界上還沒有航空業、電子業、行動通訊業等,而這些在今天已經是舉足輕重的產業了。

「藍海策略」看似著重在創造全新的市場,但其實講的不只是創造市場這麼簡單,而是一整套的策略問題。

當談及策略的時候,實際上講的是三件事: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利潤主張(Profit Proposition)和人員主張(People Proposition)。

價值主張談的是產品的價格/效益比;利潤主張談的是成本/價格比;而人員主張則有關內部的夥伴關係、員工管理、人性管理等。

簡單地說,價值主張是企業最核心的決策(Decision),利潤主張是有關的行動方針(Direction),而人員主張則是如何有效運用人力,把策略貫徹到執行面。

這三項主張必須達到系統配適(System Alignment),企業必須兼顧客戶、公司和人員,才能達成創造「藍海」的目標。

創造藍海=塑造品牌 當然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紅海和藍海策略往往是同時存在的。

根據我們的研究,在企業創始階段,往往有86%的心力用在紅海策略,僅有14%用在藍海策略──探索未開發的市場或科技。

到了企業營收顯著成長的階段,則有62%心力用在紅海,38%用在藍海。

最後在企業明顯獲利的階段,往往把更多的心力投注在對未開發領域的探索,此時花費在紅海的心力僅有39%,而藍海則高達61%。

我們可以看出,企業要取得愈大的成功,必須投注愈多的心力在探索新領域的「藍海策略」上。

我們研究了1880年~2000年這超過一百年期間內的三十個產業、一百五十家成功企業發現,成功的創新與是否為高科技產業無關,許多傳統產業的公司一樣可以不斷創新。

此外,創新也無關性別、年齡、企業規模等,幾乎每一類型的領導者和產業,都有可能成功創新。

不過,我們發現大多數的關鍵創新都是在企業核心領域實現的,因為企業投入最多的成本和心力在這些領域,所以最有機會創新。

我們也發現,創造藍海在許多時候就等於創造品牌。

當你想到索尼(SONY)、三星(SAMSUNG)、飛利浦(Philips)時,相關產品的價值主張、品質、功能等自然就會浮現在腦海,把它們和其他競爭者間劃出一道無形的邊界。

換句話說,只要能塑造出成功的品牌,就等於開創了「無競爭者」的市場,是實現了藍海策略 參考資料http://www.gvm.com.tw/theme/inpage_cover.asp?ser=11279
這個問題是創新思考不足的現象....一但您有了一個藍海的產品...您唯一的做法是...利用目前的藍海尋找下一個藍海您要保持的不是藍海產品而是藍海企業.. : )
事實上在現今的企業當中,是不斷的在紅海策略中一直競爭當中。

如果真的要去尋找一個企業的藍海,應該是從他的「策略行動」中開始著手,我想研究藍海的開發應該是要去正確的分析與探討才是對的。

若一個企業發現了他的藍海,卻讓其它企業跟進而變成紅海,那麼企業一開始的策略可能就不是以「藍海」為出發點,而是一直在紅海策略中摸索。

藍海策略只是一種理論,若真的要開始去尋找一個企業的藍海,最基本的檢視方式,可以從紅海中尋找出藍海的方向。


藍海策略心得,藍海策略例子,藍海策略台灣版,藍海策略心得報告,藍海策略 開創新市場,藍海策略與紅海策略,藍海策略 英文,藍海策略 ppt,藍海策略讀書心得報告,藍海策略作者藍海策略,紅海,企業,競爭者,熊彼得,零和賽局,市場,創新,SONY,策略

匯款|借款|匯率|內帳|外匯市場|房貸|現金卡|警示帳戶|頭期款|成本|補助|支票|貿易|貸款|手續費|利率|貨幣|毛利|報關|開店|數據|GDP|拍賣|兌換|銀行|外幣投資|經濟|退休|繳款|

電子商務策略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2321149
如有不妥請告知於本Blog,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感謝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知識收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