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道出家之本緣⊙三請九拒 大愛道是怎麼出家?
這部經一開始就做了介紹。
她三番請求,九次被拒,而且每一次都被斷然地拒絕,完全沒有被考量的餘地。
佛陀毫無造作,從頭拒絕到尾,也從未動過要為她剃度的念頭。
這種連續又斷然地拒絕,在一般經典上倒是少見。
例如《法華經》中,舍利弗智慧第一,對於佛陀一再讚美唯一佛乘,實難以理解,故請佛宣說其中甚深微妙之理,但佛以機緣還不適合,恐聽者會起疑謗,因而不想再說。
可是,當舍利弗殷勤三請之後,佛陀也就慈悲的答應,乃至說法之前,有羅漢、比丘、比丘尼、居士等五千人退席,佛也不制止,就讓不願聽的離開。
但大愛道卻是三番進求,九次懇請,而連遭佛陀九次的拒絕,這當中不論大愛道被拒後,是如何地在悔過悲啼中,發下大願並盡壽求佛;也不管大愛道與一大群老女人,是如何地自行剃髮披衣,不辭長途跋涉,塵土坌身,追趕見佛;更不提她們在屢遭拒絕後,是如何地退立在門外,弊衣踱跣,面目流離,身上蒙塵,疲勞悲涕,這一切的一切,佛都不為所動,態度堅定始終如一。
女眾出家,也不是什麼惡事,為什麼佛陀會連續拒絕九次?
這不是佛鐵石心腸,而是佛有太多的顧忌。
後來阿難知道女子出家,損減佛法五百歲後,「大驚怪恐怖,不知是何言,低頭不樂,淚下如雨,不能後自動搖」,佛陀反而軟語安慰他,說是魔加持他這麼做的。
佛陀不但在《大愛道經》中,授記女眾能修行証果,乃至可以成佛;且在《法華經》勸持品裏,明文提到大愛道裘曇彌,經無量無邊劫,將當大法師、大比丘,於供養無量無教佛,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
佛陀沒有打妄語,連愛道未來成佛的國名,都先說了,你們又何必擔憂害怕,自認只是一個尼人,而在那裏自怨自嘆呢?
不需要如此!⊙阿難代求 這究竟是阿難的因緣如是,佛陀後來說,是魔令他這麼做的。
阿難見大愛道如此地愁悲大樂,問明「弊衣踱跣,面目流離,身上蒙塵,疲勞悲涕」的原因後,便殷勤地勸請代求,希望佛能准許女人出家修道。
這件事後來還在經藏結集中(阿難被舉六吉罪。
參考53大正藏,法苑珠林P.3733~ P.3734),大迦葉舉罪,要他在僧中作突吉羅懺悔,當時還因煩惱未盡,當餘殘垢,被逐出會場,成為新被追認的罪之一。
迦葉是指責阿難不受佛教,不聽師父的話(另有踩佛踩佛袈裟、不聽佛的召喚等數件事),這違逆了師長的本意,我們在沙彌律儀上不是學過嗎?
沙彌的一切行事,不得自用已意,皆須稟告師父,「乃至疾病服藥,欲有私具紙筆之輩,當先白師」,「白師聽不聽,皆當作禮。
不聽、不得有恨意」,這不是師父要有什麼權威,而是為了法上的相應。
尤其是,佛乃至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不會沒有原因的,更何況已連續拒絕了九次,但阿難不僅違佛文意,甚至以重話相激:第一次代求時,佛當下制止,並舉喻說明拒絕的原因,阿難身為弟子,不但未能領會師意,反而再次要求,以「大愛道對佛有育養大恩,當兒子難道不報這份恩德?
」的重話刺激佛。
佛陀有出世法的解脫,而就世間的價值而言,佛陀當然也是孝順的。
例如:大愛道因佛的恩德太大,不忍見佛入涅槃,自己就先入涅槃(請注意:母親不忍見兒子入涅槃,是因為恩德太大了,若不是當初佛的度化,今天那能証阿羅漢,具足六神通?
故自己先行入滅,結果,五百釋種女也一起跟進),必滅後,佛不但不願意別人代勞,自己為母抬棺,而且為大愛道建塔,由此可見,佛陀並不否定這種孝順的意義。
因此,當阿難用那種重話刺激佛時,佛雖明知女人出家,將於佛法多所留難,然於情於理,已有不得不接受的情勢,只得回答:「有是」,承認確實是口此,大愛道對他有大恩。
於是提出八敬法,勉強接受了女人的出家。
⊙佛立八敬而度 佛陀總算是接受了,但是有條件!佛告訴阿難:「假使女人想要做沙門,有八敬之法不得逾越,若大愛道能盡形壽學持八敬法,就准許她為沙門」。
大愛道聽了阿難轉述佛的教敕後,生大歡喜心,並發願今後要深心頂受,依教奉行。
而這件事在若干年後,大愛道都已証了阿羅漢,具足六神通,持戒精進,並得百鳥獻瑞,行持都這麼圓滿,還再請阿難代問:「為什麼百歲比丘尼,都已得道証通,仍然要對新受大戒的幼少比丘恭敬作禮?
」佛陀時不勝感慨回答:「若是女人不在我法中出家,佛的正法可住世千歲,今以女人在我法中為沙門,所以正法將除減五百歲壽。
」佛並為阿難舉喻說明,女人有種種的障惱與損法因緣,能促法早衰,做「假使女人作沙門持具足戒,百歲乃至得阿羅漢,當為八歲沙彌作禮。
」由此可知,八敬法不但為女人出家的必備條件,更要盡形壽奉持,乃至已經証果,成了阿羅漢,都應終身勤意,學而行之。
所以,現在有人說:行八敬法不合時宜,那是以前的女人沒知識,目前教育普及,大學生乃至女博士都那麼多,應予以修或凍結。
真的是這樣嗎?
難道已証果得通的大愛道,會比不上現代世間的女博士?
就算是得一百個博士,她又能修成阿羅漢嗎?
當然!在知識上,現代的女人或許會多一些,但就解脫意義講,並沒有!何以故?
因為八敬法是針對尼眾的解脫而設,是尼眾之法,它並不是在表現比丘的身份,高顯比丘的地位。
換句話說,比丘只是個配合。
一個沒有道德的比丘,不會因為今天尼眾行八敬,就突然地變成有道德;而一個有道德的比丘尼,也不致於因為奉信奉八敬法,恭敬比丘,就會失去身份。
各位!既使是大法師、大比丘,他們見面時,不也常相互頂禮?
乃至年紀稍長的,對年紀稍輕的也不例外。
各位!頂禮不但沒有失去他們的身份,反而讓人感覺他們彼此間的相互尊重,則尼眾好樂八敬,是否是自卑地作賤自己?
你們就再自行斟酌考慮吧! 總之,這就是大愛道出家的經歷──備嚐了三請九拒的辛酸後,以她堅決求道的意志,感動了阿難的代求勸請,終於得到佛陀的首肯,以奉行八敬為條件,如願以償地受佛法律,成就了女人出家的因緣。
參考資料
菩提心沙門 法藏/講於高雄悟光精舍/節錄
可以研讀[大愛道比丘尼經]..最為正確!
那本好像叫大愛道比丘尼戒經
比丘尼的生活,八百比丘尼,比丘尼戒,比丘尼是什麼,比丘 比丘尼,比丘尼經,比丘尼 尼姑,夢見比丘尼,比丘尼 養女,白比丘尼比丘尼,阿羅漢,阿難,來龍去脈,弗智慧,大比丘,佛陀,恩德,這一切的一切,大愛道
犯沖|擲茭|燒香|城隍爺|普庵祖師|業障|月老|吃素|大甲鎮瀾宮|車城福安宮|殺生|因果|文殊菩薩|輪迴|修行|走靈山|八家將|紫竹寺|普賢菩薩|北港朝天宮|媽祖|土地公|地藏王|繞境|太歲|佛經|財神爺|關聖帝君|
大富翁參考資訊: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41802457
如有不妥請告知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立即移除。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