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大西部":意味著什麼?
----以20年為首期,半個世紀左右為基本完成; ----以10000億國債為啟動,帶動數十萬億民間資金和外資; ----以數百萬幹部和科技人員為骨幹,組織3億農民進行勞動積累;同時提高農民購買力,以減少工人下崗; ----從西南調水2400億立方米進入長江黃河; ----新造耕地5億畝,草原林木若干;改造沙漠,制止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重整全部水利工程,擴大湖泊,開鑿運河; ----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一線增加5億人口; ----將全國城市化比例從30%提高到70%;興建農村公路電信網; 這是真正的"愚公移山"式的世紀工程:"再造一個中國"! 一.人口與資源:21世紀世界與中國的基本矛盾 (一) 人口爆炸 1999年10月12日,被聯合國定為"世界人口60億日",提醒地球村的公民們關注人口加速度增長問題。
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人經過的年份 1804年 10億 1927年 20億 123 1960年 30億 33 1974年 40億 14 1987年 50億 13 1999年 60億 12 1960---1999年的39年內,世界人口增加了1倍,95% 發生在亞非拉不發達地區。
60歲以上的老人有5。
5億,在2050年將達到12億。
21世紀最嚴重的問題是缺乏淡水,中國,印度和印尼的農業發展已經受到影響。
國際上有關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我國政府制訂的改變經濟發展模式,重視經濟效益的思想;關於通過發展高科技和資訊革命節約資源的思想;關於計劃生育的政策,都已經考慮到了未來世界人口和資源的矛盾。
我國目前正式統計的人口為12億出頭,加上沒有統計的"超生遊擊隊"可能達到13億。
到2030年我國正式人口大約16。
5億,實際可能達到18億。
胡鞍綱在10年前曾經警告過,在2020年中國"人口3大高峰同時到來":總人口16億,老年人口和過剩人口各超過3億人,我為此特地出版了《中國:1990---2020》一書。
10年來,關於中國未來人口和資源的矛盾已有許多研究和建議,思想家王力雄以小說形式描述了人口大爆炸,象日本電影《日本沈沒》反映出日本民族特有的危機意識那樣,表達了中國民族的憂患意識。
1999年鄧英陶,王小強,崔鶴鳴等人出版《再造中國》一書,系統地提出了解決中國未來人地矛盾的思路。
(二)中國的水土資源 我們之所以必須集中國力,在30年內開創開發中西部的基本局面,是因為我國最特殊最基本的矛盾: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在30年以後將達到最為尖銳的程度。
假設16。
5億人口的最好情況,人均佔有糧食450公斤,總量為7425億公斤(14850億斤),比目前增加5000億斤。
如果全部進口,需要5000億元人民幣,600億美圓,10年50000億人民幣,6000億美圓。
如果自己生產這些糧食,需要多少水資源?
目前生產1公斤糧食要補充灌溉1。
23億立方米,假設2030年節水效率達到40%,平均生產1公斤糧食補充0。
74立方米水,則需要農業用水5495億立方米。
城鎮人口將從目前的30%增加到75%,共12。
85億人,生活用水1815億噸。
工業增加值增加2倍,用水量增加1倍,1852噸。
3項總計,中國水需求9162億立方米,這是《再造中國》一書的估計,美國布郎預計為10685億立方米,中國水利專家劉昌明預計7000億立方米。
除此以外還需要生態用水: 1。
植樹造林。
黃河生態和水利每年需要200億立方米。
2.渤海生態。
占我國4大海域的1。
6%,接受了36%的污水量和47%的污染物,保持其生態環境需要每年400立方米水的注如入。
3.黃河沖沙用水:年需200億立方米。
1997年黃河竟然有330天無水入海,泥沙淤積在主河道,出現小流量高水位的危險局面,接近了1855年黃河改道時的情況。
4。
塔里木河生態用水。
中國水的供給又如何?
我國水資源28100億立方米,可用水總量10000----11000萬立方米,如果不從西南調水,可得水量最大8600億立方米,與布朗預測比,供求缺口2085億立方米; 與9000億噸相比相差562億立方米。
中國東西部發展極不均衡。
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沖劃一條直線----黑騰線,東西兩塊 面積大致相等,90% 人口和工業集中在東部,而一半以上的資源(林地,草原,可懇荒地,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銅,稀土,鎳,鉀)在西部。
再從長江劃分南北,中國4個部分的資源分佈如下: 面積 人口 工農業生產能力 耕地 礦產 水 東南 24% 50% 55% 35% 26% 57% 西南 21% 1。
5% 1% 1。
3% 13% 24% 東北 21% 38% 35% 50% 24% 12% 西北 34% 9% 9% 14% 37% 7% 西北擁有全國50億畝天然草場的80%,2億畝可墾耕地的2/3,目前是戈壁11億畝,荒漠9億畝,退化草場10億畝。
整個北方的面積,人口,耕地,礦產資源在50% 左右,而水資源不足20%。
30年內中國將增加4億人口,應將其中3。
5億安置於北部,其中3億在西北。
這需要從西南向西北調水2400億立方米,投資10000億元。
按照歐洲國家水價每立方米0。
5美圓(我國1999年西海固地區旱災,1立方米水價達到50---80人民幣),可收入1200億美圓。
使用這些水可生產糧食6400億斤,價值6400億元人民幣,大約640億美圓。
1998年我國北方人均水資源2248立方米/年,人均949立方米,國際標準為1000立方米。
可用水資源每人380立方米,到2030年人均290立方米,如此北方經濟只能維持小康。
目前北方靠超采超用地下水,已經形成了30多個地下水下降漏斗,面積20000平方公里,年水位下降2---3米。
北方對於水的開發利用已經達到極限。
我國水資源的污染十分嚴重:700條大河有一半污染,1/10污染嚴重。
淮河支流黑河沿岸死亡率比一般地區高33%,每3個成年人中有兩個脾腫大,每10個兒童中9個肝臟不正常,6%的新生兒先天畸形。
珠江,海河,遼河,松花江等大江無不嚴重污染,1/3水庫,3/4湖泊受到污染。
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轉化率為30%,污染的地表水也影響地下水。
目前我國有64% 的人使用不合格的水源,8000萬貧困人口中有6000萬人是因為缺水。
我國的水利工程狀況如何?
總供水能力為5650億立方米,缺少450億立方米。
在8。
2萬座水庫中有40% 是病險庫,排灌設備在有1/4已經陳舊。
自來水供水管網有7-8%的漏失率。
我國的土地資源狀況如何:總面積144億畝,山地占2/3,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冰川占18%,草地41。
58%,林地17。
95%,耕地14。
21%,20億畝,高產田只有1/3,土地退化面積80億畝,占56%。
嚴重的問題是: 1.水土流失:占土地總面積19%。
年土壤流失50億噸,入海泥沙量20億噸,損失糧食30億斤。
湖泊比1949年減少500個。
2.土地荒漠化:現年增加2460萬平方公里。
加上沙漠和戈壁,有15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面積16%。
3.土地鹽鹼化:1。
4億畝。
4.草地退化:20年來草產量下降了30---50%。
有50%的草地沙化和退化。
5.土壤污染:農藥化肥,大氣粉塵,污水灌溉,施用污泥和垃圾,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土壤4億畝。
目前全國有300個貧困縣的1。
7億人口在風沙中生存,沙漠化擴展速度在50年代每年1560平方公里,90年代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即370萬畝,直接損失540億元。
如此下去,50年後沙漠將推進到黃河,100---200年後推進到長江。
10數億人龜縮在東南沿海,中華民族將失去生存的基礎。
絕不可忽視生態環境破壞對於社會存在的決定性影響。
一個社會的存在,依靠經濟政治和管理體系,背後是文化體系,而最根本的依託是生態環境。
西方國家的發展是依靠海外擴張的,是北美新大陸和世界範圍的殖民地,給了歐洲國家發泄內部矛盾的空間,無論其內制度和文化有多少弊病,只要有擴張的空間和幾乎的無限的外部資源,就總可以維持,甚至可以維持霸主地位。
一旦外部資源瓜分完畢,即開始戰爭。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迴圈,表現為經濟政治危機所引起的階級鬥爭和上層分裂,實際是與生態環境的破壞有極大關係。
特別是明朝中期開始,數十年,是百年鼠疫不絕,在中國文化的中心地帶----華北平原,從山西,河北,山東,直至統治中心,北京和天津,動輒死亡數十萬。
鼠疫俗稱"大頭瘟",傳染力極強,2---3天即死,常常是整個家族,整條街巷,整個地區,全部死亡。
親友連吊唁也不敢去。
一個國家,一個文明的統治中心連續百年出現嚴重自然災害和瘟疫,不可能不造成根本性的衰落。
於是才有李自成起義和清兵入關,才有150年的清朝統一全中國的國內民族戰爭。
就是在這150年,西方發生了技術革命和工業革命,使2000年的中華文明走向衰落,長達300年。
西方發展的最根本基礎是新大陸的開發和殖民地的建立,而中華文明的衰落的基礎則在於統治中心生態環境的破壞。
人口巨增使華北平原生態環境破壞,鼠類增加,流民增加,人和鼠類接觸的機會增加,因此造成鼠疫流行。
不僅造成一個朝代的滅亡,而且使一個文明衰落----這是多為深刻的歷史教訓!因此,目前中國的"改革開放派"們,不可將經濟增長速度,體制改革,市場經濟,國際化,脫離中華民族的生態環境來單獨考慮;也不可迷信西方經濟學,因為單純的經濟學思維不能夠全面分析複雜的生態和社會系統,何況西方經濟學的前提之一是資源無限----當今世界,特別是當今中國,恰恰沒有這樣的條件! (三)未來的經濟安全 資源不夠,依靠進口行不行?
這就提出中國的出口能力和潛力問題,和經濟安全問題。
經濟國際化與經濟安全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經濟越國際化,經濟安全越重要。
能源:每個中國人的能源耗費量分別相當於3個印度人、13個孟加拉人或36個衣索比亞人。
按此計算,中國12億人口的能源耗費量就相當於36億印度人、156億孟加拉人或412億衣索比亞人的能源耗費量。
據統計,中國出生的每個嬰兒成長過程中所耗費的自然資源相當於非洲國家出生嬰兒的3-4倍。
中國石油年產量1.4億噸,位居世界第6位,在1985年創造了出口3000萬噸最高記錄之後,出口逐步減少。
石油產量雖保持1-2%的增長速度,但這一速度似乎已到了極限,能源供需關係的逆轉,迫使中國1993年額外進口了1000萬噸石油。
伴隨中國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低谷的個體消費迅速膨脹,導致以往供求結構的改變。
到下世紀初,占目前總產量近65%的主要採油地區大慶和勝利油田到2010年前後可能枯竭,每天不得不進口200萬桶石油。
一旦出現極度石油短缺,經濟只能低增長或大幅度衰退,大批企業破產,一些地方將出口戰略能源出口換取外匯,飲鴆止渴。
糧食:糧食安全定義有3:確保生產足夠的糧食;最大限度地穩定糧食的供給;確保所有需要糧食的人都能獲得糧食。
著名學者摩根索認為,糧食自給自足是國家強權因素,一個糧食接近於自給自足的國家,國際地位較高。
過度依賴糧食進口會受制於人,喪失政治經濟自主權,進口糧食必然擠壓國內糧食市場,壓低國內市場糧價。
在全局性戰爭時期,糧食自給與民族生存權生死攸關。
大躍進時工業化努力遭到失敗,中國有數千萬人死於饑荒。
這給中國農民心中留下了極 深的內創。
之所以沒有因此發生大規模的農民的挑戰,一方面是因為中國農民對長達百年的國家動蕩內戰相當厭倦,新中國的建立無疑給它們帶來了新的希冀與信仰;另一方面在於當時全社會處於高壓統治之下,即有一個極具控制能力的強大政府維持著一體化政體的運作。
當代中國處於社會各階層分化有待整合時期,社會矛盾尖銳,尤其是農民,是國家工業化過程的犧牲者,不滿和積怨甚深,一旦糧食問題無法解決,必定鋌而走險。
以麵食為主的一些少數民族,也可能因此要求脫離中央政府的控制。
由於中央政府對糧食售價實現管制,地方政府如果要完成中央下達的糧食生產指標,則必須從自己財政撥款給農民作為額外補貼,才有可能使農民回到農田種植農作物,這會給地方構成壓力。
中國糧油價格已普遍高於國際市場,少數品種高出90%,主要糧食批發市場小麥、玉米、大豆、豆油成交價格比代表美國糧食市場價格水平的芝加哥糧穀交易所期貨價格分別高60%、92%、40%和86%。
正因此,外匯充裕的沿海地方主張從國際市場進口糧食,1994年中國從糧食出口國一躍成為第2大糧食進口國。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統計,1914年以來共發生了105次出於政治目的的經濟禁運,有80次發生在1950年以後,其中有10次是與糧食有關,雖然只有兩次獲得了成功,仍然可以看出糧食禁運對一個國家政治和安全的影響。
在冷戰時期,有過許多糧食禁運的事例。
60年代初在中國發生大饑荒時,美國曾領導其盟國對中國實施糧食禁運,在中國人記憶中留下痛苦烙印,使中國的領導人對糧食進口的可靠性充滿懷疑。
美國是最大糧食出口國,如果中美之間摩擦不斷加大,人們在懷疑美國是否會再次糧食禁運?
加入WTO大量進口美國的糧食,在中國引起很大不安。
二.從地緣政治看開發西部 (一)21世紀各大國的地緣政治目標 現在我們換一個角度,從21世紀的地緣政治看開發西部的意義。
一個國家的崛起,地緣政治和文化影響力是最根本的。
包括: ----社會內聚力:人民認同的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國家觀念,克服社會不平等與分配不均以避免出現社會分化乃至階級對立。
----綜合實力:國家同時具有的經濟、軍事、文化力量,尤其是地緣影響力。
----聯通網路:國家力量是由核心區向邊界地區的均勻性流動,載體是交通通訊網絡。
----關係結構:一個國家的文化力量為人類提供發展的新動力和創造性,其秩序結構和組織才能成為各國樂意遵循的外交準則。
----道義力量是國家文化的根本反映,重要支撐是意識形態。
每個大國興起首先是在意識形態方面取得了勝利。
一旦意識形態力量影響力滲透到地理空間,成為大國僅僅是時間問題。
400餘年來世界上先後出現了4個領導者,16世紀葡萄牙、17世紀荷蘭、18和19世紀英國、20世紀美國。
同時有力圖奪取領導地位並改變國際體制的挑戰者,16世紀西班牙、17世紀路易十四法國、18和19世紀之交拿破侖法國、20世紀德國、納粹德國和前蘇聯。
所有的挑戰者統統失敗,所有領導者與挑戰者角鬥後自身亦開始衰敗。
成為大國一是"自助式",通過自己努力崛起,二是"搭車式",從屬於大國而鞏固自己的核心利益。
崛起的國家應該具有按照自己的價值觀改造整個國際關係的力量、意志、智慧和道德原動力。
中國20年內只能成為一個地區大國。
中國崛起不能全靠搭車,也不能完全自助。
歷史上中華民族建立的東亞秩序存在2000年是因為文化向心力,使落後民族和國家紛紛內附。
目前儒學文化仍對亞洲一些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球大致形成東亞、北美、西歐、陸心4大泛區。
美國歷史性擴張有4項戰略目標:完全控制北美洲;保證西半球的霸權地位,即避免出現任何一個大國;美國海軍完全控制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影響亞歐大陸的政治局勢,左右大陸力量對比態勢。
戰後形成了美蘇雙頭壟斷的全球格局。
新中國成立使美國失去了在中國大陸的軍事影響。
為防止出現戰略缺口,美國就開始在臺灣、泰國、巴基斯坦等靠近中國的地區修建軍事基地,分3線配製:第一線是以日本為中心基地,由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韓國、菲律賓、臺灣、泰國到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鏈"式前沿基地;第二線是以關島為中心基地,由馬里亞納、加羅林、馬紹爾群島和澳大利亞、新加坡組成的基地群;第三線主要由夏威夷群島組成。
美國擴張性戰略與中國構成地緣政治衝突,在太平洋西岸形成了一條動蕩的亞穩定地帶,朝鮮半島、臺灣、南海則成為3個地緣政治的漩渦和潛在的戰爭暴風眼。
70年代美國國防部提出,要能夠同時打勝兩場大規模局部戰爭,維持年軍費2500億美元,在歐亞兩洲各駐軍10萬。
1999年北約戰略新概念是擴張性的:目標從集體防禦變成推行西方價值觀念的工具,兼具防禦與進攻性;職能從保衛成員國不受侵犯,變為在歐洲地區制止和防範新的威脅;區域擴大到所有歐洲國家,行動區域必要時擴大到成員國之外。
美國霸權首先要保持對各大洋控制,太平洋上日美韓軍事同盟是核心因素,弧形日本領土可封鎖東亞大陸出海口,包圍俄羅斯和中國海上通道,中國4大外貿線有3條在戰時可能遭到日本封鎖。
1999年4月通過新日美防衛指標相關法案是日本提升軍事地位,企圖推動日美同盟與北約集團並駕齊驅。
日本國防預算居世界第二,技術能力可以生產包括核投送系統的各種武器的能力,需要時馬上可建立強大海陸力量。
俄羅斯在亞歐大陸失去了衛星國5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極具地緣戰略價值的地區,已下降為地區性大國,隨著歐亞大陸邊緣國--中國與德國的強盛,難以在歐洲亞洲發號施令。
俄羅斯依舊控制著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這一地帶是全世界政治權力的地理樞紐。
俄羅斯可能會由於一些的政治挫折而收縮,放棄帝國的一部分勢力範圍,但政治創傷一旦恢復就可能重新回到原來的權力基礎上。
蒙古是地緣政治的要害國家,它不具備成為獨立國家的地緣條件。
它僅有的兩個鄰國都是強國:中國、俄羅斯。
從傳統來說,蒙古作為中國一部分有上千年的歷史。
哈麥金德認為蒙古是亞歐大陸權力的樞紐部分。
在歷史上,從未有一片土地上先後興起如此之多的強大帝國:匈奴、突厥、金國、蒙古。
北方遊牧民族與漢民族千年角逐,蒙古高原距漢文明軸線西安--開封很近,每當生存遇到災荒的挑戰,南方就成為他們騷擾掠奪的目標,冬天乘黃河結冰突破漢軍防線。
蒙古對於北京,新疆和東北的安全有重大影響。
蒙古高原的任何力量對南方都有依賴性,或者內附或者征服。
現在160萬平公里土地,僅200余萬人口,防禦和開發都很困難。
近幾年蒙古南部邊境發現了大量油田。
蒙古的內部政治穩定又脆弱,試圖利用俄或美日力量平衡中國的影響,美國人要利用蒙古的戰略區位,"北制俄羅斯,南抑中國"。
但美國缺乏一個通道地區,鞭長莫及。
這一地區地緣政治形勢有利於中國,與蒙古經濟互補與戰略依託,文化吸引,應使蒙古最終回到原有位置。
對中國來說,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威脅只是隱藏而非消失,但中國有精力在亞歐大陸實現以下幾項地緣戰略目標:保持周邊穩定,使其成為中立緩衝地帶,以避免一些大國重新滲透周邊國家;致力於戰略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使其逐步實現一體化;加強大陸力量並增加其投送能力,建立安全區。
中國與俄羅斯結為戰略同盟關係,可能給中國背負沈重的經濟負擔,中俄經濟缺乏互補性,雙方都需要西方的資本和市場,限制了中俄採取共同行動的能力。
(二)中國歷史地緣政治環境 歷史上中華民族為生存權利進行了無數次流血鬥爭,最終取得了今天這樣的生活領域。
對北方是以武力抗禦武力,為民族生存求保障,在南方為民族生活求開發。
中華民族融合的動力是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
中國是一個"類內陸型"國家,在兩個封閉圈裏。
一個是地理封閉圈:條件險惡的邊境和陸地是古代人生存和通行的障礙:北部是自然條件惡劣的西伯利亞,人煙罕至;西面崇山峻嶺,戈壁荒灘。
古書記載:"西去800裏,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複無水草","沙漠中多有餓鬼熱風,遇到皆死,無一全者,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
絲綢之路橫越塔里木盆地,沿著盆地天山山腳行走,古代借此路與西域通商,貿易規模受到限制。
東南全是海洋,在沒有航海條件時,對於人類活動的限制更甚於陸地。
高山,大海,荒漠,戈壁從4個方面包圍住中國,阻礙了中國人繞道大西洋或經陸地進入羅馬文明圈,也阻隔了西方文明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完整的農業系統,具有自我修復國家失衡的功能機制,民族衝突是以輪流坐江山和民族融合方式解決的。
第二個是人文環境封閉圈。
北面是匈奴,鮮卑,羯,氐,羌5大少數民族;西面是畏兀兒,吐蕃,穿絲綢之路可以接觸到波斯人,小亞西亞人;東面近海可接觸朝鮮,日本;南面可以接觸印度支那,直至印度和東非沿岸。
環列四周及近海的國家和民族都大大落後於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文明。
因此古代中國人沒有出海的內驅力。
歷史上誰控制了中原,誰就控制了中國。
國家力量的樞紐之地必定在3個中心的彙沖之處。
全國人口中心,在河南潢川附近,全國國土中心,在陝西寶雞附近;全國生產力中心,在山東濟寧附近。
華北平原地區恰好囊括三心相疊的心臟地帶,而成為現代樞紐之地。
中原安全取決於通道地區:京津,關中,松滬,山東半島。
北京、西安、武漢、上海、濟南組成中原防禦的力量五角。
歷史上大海是中國天然屏障,清朝入關後厲行海禁,幾代以後裝備廢盡,導致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傳統國防體制全面崩潰,邊疆危機又全面爆發。
19世紀70年代,英俄兩國爭霸西亞,又共同支援中亞伊斯蘭汗國的軍官阿古柏,入侵新疆,以喀什葛爾為中心建立"浩罕"汗國。
俄國軍隊1871年佔領了伊犁,東南方向日本1874年成立了"臺灣都督府",派3600人進犯臺灣。
面臨東西兩方面強敵入侵,清朝的綜合國力,財政軍事能力均感不足,1874年關於國防,"塞防派"主張以西北陸上防禦為主,以統一新疆為主要作戰方向。
"海防派"以李鴻章為代表,主張停止在西北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改變"歷代備邊多在西北"的傳統國防戰略格局,保證東南財富區的安全。
陝甘總督在1875年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雙向並重,"東則海防,西則塞防",實際主張塞防優先。
朝廷決策仍優先考慮新疆蒙古,為保護京師安全。
同時明諭天下: "海防現為當務之急,又屬國家久遠之圖",希望以兩個重點方向,共同支撐國防體系。
"海防"與"塞防"之爭的關鍵,並不在於要不要完整的國防,而是要爭奪有限的國防資源。
19世紀70年代初期,清廷歲入4000萬兩,軍費半數;70年代後期歲入實際上達到8000萬兩,幾乎在國內征戰中耗盡。
國防建設取決於投資多少,不同的利益集團都企圖以自己為中心構架國防體系。
無論政府在哪個方向上傾斜,都必然導致總體國防失衡;兩面兼顧的國防戰略超出了晚清的國力。
決定海防于塞防並重,馬上出現國防經費之爭。
在新疆大規模用兵7年,耗銀5230萬兩,平均每年747萬,海防經費名義上每年400萬兩,實際1876---1878年間每年200萬兩。
清廷停止購買軍艦而大量購入陸軍槍炮。
10年後,1885年清廷再次調整了國防戰略,以海上作為唯一作戰方向,在收復新疆之後裁減駐軍。
當時俄國海軍在遠東海上活動,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群島,清廷受到海上威脅,為"嚴防東洋",購買軍艦,在北方修建新式軍港。
1883年中法戰爭,各口防禦被法國海軍封鎖分割無法發揮作用,福建海軍被全殲,海運癱瘓。
海上作戰的失敗,使清政府不得不在陸戰勝利時倉促結束戰爭。
以後成立海軍衙門,確立了中國近代國防體系。
(三)21世紀中國地緣政治與邊疆問題 1. 力量軸心,成長尖端與邊緣地區 近代中國受到來自亞歐大陸和海洋力量的雙重威脅。
一旦陸心國家與海洋國家結成盟友,中國則腹背受敵,晚清同時遭英俄進攻,失去大片國土。
最理想的國家是具有在陸域和海域彼此相當的力量,並能將對海洋的控制成功地轉向對大陸的控制。
目前全球戰略體系分為:海洋,陸心和中央3大戰略區,分別由美國,歐洲和中國為中心,中國必須保持海陸雙重優勢。
國家需要建立一個力量軸心,以形成國家發展的主幹即作為引力中心的城市。
中國樞紐之地即核心區,是黃河中段---中原地區----華北平原,古代力量軸線是西安--洛陽,現代力量軸線是北京--南京。
延伸的南北軸線是瀋陽--北京--上海--廣州,東西軸線是隴海線。
最能顯示引力中心特徵是首都,應該是自然寶庫、交叉路口和要塞堡壘。
所謂"成長尖端"是在距國家首都較遠的邊界地區建立的具有張力的根據地,有強烈的空間成長願望,只有具有相當投送能力的國家才有能力建立。
中國的戰略防禦有北向和南向兩個方面,南部海洋戰略實施尤其艱難。
南海作為東南亞地區力量樞紐,是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東盟五大亞太力量的彙集點。
中國安全的戰略要地首先是臺灣。
一旦臺灣獨立,成為美日軸心的戰略基地,美日可封鎖海上通路,將中國海防線一分為二,中國海軍被迫分兵兩海作戰。
戰略要地還有新加坡,朝鮮半島。
"通道地區"為緬甸,巴基斯坦,馬六甲海峽,南沙群島。
"破碎地帶",指處在中央、海洋、陸心3大地緣戰略區之間有戰略意義、被各大國影響滲透的地區。
這類地區種族宗教因素複雜,是地區戰爭潛發地帶。
戰事、叛亂、政變頻頻、衝突激烈,分裂不斷。
包括:第一,中東地區的6個區域性大國: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敘利亞和土耳其。
在這6個主要國家之間達到平衡相當困難。
第二,中亞地區:是中國的後院。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的國家,有30%是俄羅斯人,具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近年我國挖了一條400公里長的水渠橫穿沙漠,將水從哈薩克斯坦引到新疆北部。
作為中央與陸心戰略區的緩衝地帶,中亞對維護中國西北的穩定與安全極其重要。
2.亞洲的心臟:新疆 中國西部人煙稀少,工業水平低下,民族宗教問題敏感,是中國極為重要的戰略防線。
在歷史上中國與北方之敵的角逐,控制這一地區都能國運強盛,如漢、唐、清,失去這一地區必然國勢頹唐,如宋、明。
這一地區應是中國強大的成長尖端地區。
從張騫鑿通西域,帝國對這一地區控制了兩千多年。
漢武帝之控制新疆是出於戰略考慮,在"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就是新疆。
戰略上漢帝國與匈奴帝國角逐亞歐大陸,西域地區成為雙方勢力的交彙點,匈奴人控制這一地區即可切斷漢朝的經濟命脈。
目前新疆的戰略價值沒有絲毫減弱。
新疆仍是亞歐大陸的腹地,烏魯木齊是整個亞洲的中心,具有對周圍地區實行影響的地緣優勢。
由於交通通訊不發達,反倒顯示了哈薩克斯坦與西亞原教旨主義的優勢。
新疆在歷史上叛亂頻發,外界勢力插手。
除帝國主義外,中亞和西亞的伊斯蘭勢力盤根錯節。
第一支力量是突厥語系的土爾其,主張泛土爾其主義,成立突厥人的國家。
第二是伊朗勢力,向土庫曼,烏茲別克擴張。
第三是巴基斯坦。
對於中國新疆南部的干擾,主要是西亞地區的阿拉伯國家。
維吾爾人主要聚集在南部新疆,與境外哈薩克斯坦完全是一個民族,維族在烏茲別克有2500萬,在新疆南部有800萬,漢人與其他民族屬於"少數民族",僅占50%左右。
歷史上維吾爾人創造獨特文化--這得益於地理環境的封閉。
新疆南部維族的獨立活動多採取恐怖形式,40年來在喀什、伊寧、阿克蘇等地叛亂數十次。
經濟發展不均衡,物價上漲尤其是糧價浮動過大,極易刺激他們,因為維吾爾人、塔吉爾人以饢為主食。
改革開放以後漢族幹部的腐敗,與伊斯蘭價值觀念的衝突,也造成民族離心力。
北部新疆有100萬哈薩克人,其餘是漢人和回族人。
哈薩克斯坦立國之後,啟動了哈薩克人的民族情緒。
天山和阿爾泰山形成了一個面向哈薩克斯坦開放的倒三角形。
以哈薩克人為主體的伊寧、塔城、阿爾泰3區形成了地理上的離心傾向;而兵團城市奎屯(進入這3個區的交通樞紐)則象拉著這3個地區的一隻強力的手臂。
伊犁哈薩克自治洲享受副省級待遇,一旦其綜合力量加強,就有可能通過法律途徑找到完全自治的理由。
在塔城、伊寧、阿爾泰先後發生大大小小叛亂事件,以60年代的伊塔阿事件最大。
北疆地區的烏魯木齊、石河子等城市主要由漢人集中,交通情況好,可以控制。
未來的新疆是中國民族矛盾的危機點,如果中央權威遭到嚴重削弱而無力顧及,外國勢力乘機插手,新疆可能形成3個力量中心:伊寧、喀什、烏魯木齊。
對新疆控制起決定作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約220萬人口,10個師大部分在北疆東疆。
兵團人口素質較高,主要是知青和士兵,是傳播生產技術的主要力量。
兵團的計劃經濟體制不適應改革開放,在9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每年通過計劃向兵團無償調撥的總價值近7億元,相反少數民族地方經濟卻因改革開放迅速發展,兵團作為一個大型國有企業,陷於困境,發展遲緩,離退休人員紛紛帶家屬遷居內地回老家,每年遷移50000人,這是90年代初期的事情。
近年內地大量移民自發湧入,向兵團承包土地耕種,才補充了部分人力。
關於鞏固新疆的對策,基本是調水修路,鞏固兵團,立法鼓勵移民,這是"西部大開發"主要內容之一。
3.西藏----21世紀中國的軟肋 近年西藏始終是一個極度敏感的地區,西方國家別有用心地支援"藏獨分子",以期達到分裂中國的目的,印度讓"藏獨分子"在其國土上建成政治基地。
影響西藏穩定的主要因素是嚴酷的自然環境使漢人無法進入,第二是宗教。
改革開放對西藏的影響是複雜的。
宣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80年,國家在西藏實行開明政策:大幅度增加財政撥款(1979年5億,到1994年29億);漢族幹部離開西藏。
1989年省級幹部中72%,地級幹部中68。
4%,75個縣全部行政一把手和63個縣的黨委一把手都是藏族。
結果是經濟是發展了:農民人均收入從1979年的147元增加到1990年的484元,1994年達到900元。
GNP增加了 70%。
宗教發展了:財政撥款數億元修復寺廟。
中央財政撥款5300萬修建布達拉宮,6400萬元和黃金614公斤,修建十世班禪陵塔。
到1994年修復開放的寺廟1787座,僧尼46400人,占人口2%。
離心傾向也發展了:1987---1989年西藏發生18起示威,1989年3月始軍事戒嚴,長達419天。
改革開放對於藏人來說,承認神化的領袖有錯誤,等於承認可以對往日的問題算帳,修建寺廟被看成是認錯和補償,再多也不夠。
那些反對過宗教的藏人,以贖罪的心情去修復寺廟,甚至主張西藏獨立。
為了洗刷過去,一些藏人幹部開始扮演民族代言人。
過去搞階級鬥爭的積極分子,不少人晚年淪於貧困,他們得不到同情,而被認為是報應。
過去富的人重新富起來,過去窮的人重新窮下去,使具有強烈宿命感的藏人感到其中的天意。
普通百姓已經自發調整行為方式,如文化革命時期,當年領主在路上遇到翻身農奴,遠遠側立路旁,一隻袖子搭在肩上,彎腰吐舌----那是舊時代下等人對於上等人的禮節。
現在禮儀仍在,人卻換了位置。
雖然舊時代沒有回來,但是農奴們敏感底意識到還是早日縮頭為好。
這個小動作的變化,折射出時代的大變遷。
西藏問題的另外一端在海外。
十四世達賴喇嘛領導的流亡藏人的活動取得了巨大進展,得到了西方社會包括民間社會的認同。
西藏問題的嚴重性可能超過人們的估計,是因為人們沒有明確區分"大小西藏"的概念。
小西藏指西藏自治區,面積122萬平方公里,人口230萬,其中藏族人口223萬。
而國際上流行的"大西藏"概念(TIBET)還包括青海全省,甘肅南部,四川西部和雲南西北部,即整體青藏高原,達賴定義為"所有藏人居住區",面積250萬平方公里,藏族人口457萬,另有漢族和其他民族200多萬。
達賴在1988年同意放棄獨立,西藏留在中國之內,由北京負責西藏的外交和國防,但條件是:與中國結盟的西藏是將所有藏區連在一起的"大西藏"。
這就使得西藏問題無法和平解決。
達賴為什麼這樣"獅子大張口"?
這是由西藏分裂的社會基礎決定的。
50年代叛亂的起源于青海省的安多,雲南藏區和四川西部的康區,那裏的土改剝奪了藏族上層的特權,是這些人策動叛亂並跟隨達賴逃亡,大約10萬,在西藏流亡 摘自:八面來風 ※本網站所有文字、圖片版權歸天涯虛擬社區與《天涯》雜誌共同擁有※回到【西部開發】網頁
因為東邊人口密度過高...而西邊人口稀疏...而希望東西平衡發展...所以要開發西部...南水北調...因為黃河含沙量過高...還有流量不穩定...導致京津唐工業區水資源不足...是指長江去補黃河...有分東中西三線...東和中線運至北京...是西電東送...因為東部經濟特區過多...導致用電量不足...而長江三峽大霸...啟用後...發電可以運輸到東部的經特...
http://www.info.gov.hk/go_west/stra1.htm
西部開發官方網站~~上去看看吧
套房|回收|
大富翁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2000709
如有不妥請告知於本Blog,煩請通知,將立即移除。感謝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