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富翁 大久保利通的生平 我想知道大久保利通——日本明治維新主要人物的生平。


大久保利通(一八三0至一八七六年)是相當偉大的政治家明治維新使日本強盛但它一開始就帶有鮮明的軍事特征,導致以后的日本迅速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張文濤   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紡紗廠   19世紀中葉,處於江戶幕府(德川家康將軍建立的中央政權,末代為德川慶喜)末期的日本內外交困。

在國內,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幕府的腐敗與天災導致農民與市民的暴動不斷。

在國外,西方列強正以堅船利炮叩開日本國門。

內憂外患引發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日本從此走上富國強兵的資本主義道路。

改革的主要領導者是有著“維新三杰”之稱的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與西鄉隆盛。

  從武力倒幕到王政復古  幕府晚期的暴政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引發了尊王攘夷運動,長州藩(封建領地稱藩)成了運動的中心。

  1866年3月,主持長州藩政的木戶孝允與薩摩藩的西鄉隆盛等人在京都締結軍事同盟條約,決心武力討伐幕府。

  1867年1月30日,孝明天皇病故,15歲的皇太子睦仁(明治)即位。

1867年10月15日,薩摩藩的大久保利通與木戶孝允簽訂出兵盟約。

11月8日,倒幕派以天皇名義發出“討幕密詔”。

面對不利局勢,德川慶喜表示將辭去將軍職位,“奉還大政”於天皇。

倒幕派一面迅速推動王政復古計劃,一面調集兵力,准備與幕府決戰。

1868年1月3日,由明治天皇出面,召開有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參加的御前會議,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制和成立以天皇為中心的新的中央政府。

德川慶喜拒絕承認朝旨,圖謀發動武裝叛亂。

  1月27日,以薩摩、長州兩藩為主力的新政府軍與幕府軍在京都附近的鳥羽、伏見交戰。

西鄉隆盛率5000人擊潰了1.5萬人的幕府軍,德川慶喜退至江戶。

4月,西鄉隻身赴江戶,與幕府大臣會談,迫使幕府投降。

政府軍隨即進佔江戶。

統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

  籌劃改革措施  早在與幕府軍交戰中,天皇政府就著手制訂政綱。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發布了帶有臨時約法性質的《五條誓文》。

內容是:“廣興會議,萬事決於公論﹔上下一心,盛行經綸﹔官武一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舊來之陋習,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國之基礎。

”《五條誓文》成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綱領。

  6月,明治政府頒布了關於國家制度、機構的政令《政體書》,規定“天下權力皆歸太政官”,太政官下,設議政、行政、刑法三官,議政官掌立法,行政官掌行政,刑法官掌司法。

由此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為實現國家真正的統一,木戶、大久保等人迫使藩主“版籍奉還”。

“版”指土地,“籍”指戶籍(人口),版籍奉還就是要諸侯向政府交出對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領主所有權。

  版籍奉還后,木戶、大久保等決定“廢藩置縣”。

1871年8月29日,木戶孝允以天皇的名義,宣讀廢藩置縣詔書,廢除全國260余藩,劃為1使3府302縣﹔取消藩主對本藩的統治權,由中央委派知事治理。

同年11月,藩縣合並為3府72縣。

至此,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已經形成。

  岩倉使團出訪,三大國策確立  廢藩置縣后的日本政府為了建立現代化國家,決定派使團向西方學習。

1871年12月,一支由全權大使岩倉具視率領的“歐美使節團”啟程。

使節團一面與歐美各國談判,試圖修改幕府末期以來對外締結的不平等條約﹔一面考察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作為日本建設的參考。

使團成員共48人,幾乎包括了新政權的主要成員。

他們輾轉美、英、法等國,1873年夏先后回國。

  修約談判沒有結果,但游歷卻開闊了使團成員的眼界。

日本政府迅速做出調整,將“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和“富國強兵”三大政策作為建國的指導方針。

  “殖產興業”,就是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大久保利通回國后,提出要以英國為榜樣。

新設立的內務省利用國家資金創辦千住呢紗廠、愛知紡紗廠等。

同時,政府重視礦山開發和鐵路建設。

經過十余年發展,至19世紀80年代中期,工業革命已幾乎席卷日本一切工業部門。

  “文明開化”的目的是通過學習西方國家的教育、科學和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為了實現國民的文明開化,政府取消了以儒學為中心的封建教育,效法西方建立起包括小學、中學和高等學校在內的教育體系,並努力在全民范圍內普及初等義務教育。

1877年,東京大學建立。

大久保利通還帶頭剪短發,隨后,明治天皇也開始仿效。

  “富國強兵”政策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是進行軍制改革,建立常備軍。

1873年,兵部省發布征兵令,實行征兵制。

政府效仿德國,設立陸軍海軍學校。

但大久保利通新政招致了失去特權的武士階級的不滿。

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利通這位“鐵血宰相”在東京被刺殺。

  最后的武士  與此同時,代表士族利益的西鄉隆盛,與改革派的矛盾也越來越深,逐漸走向改革的反面。

西鄉等人鼓吹的“征韓論”被擊敗后,西鄉以及數百名在薩摩藩出生的軍警相繼辭官回到鹿兒島。

1874年,西鄉等人設立私立學校,分為槍隊學校和炮隊學校。

除本部外,還有上百所分校。

這些學校實際都是准軍事組織,專門用武士精神教育青年。

短短一年內,人數迅速發展到3萬人,幾乎控制了整個鹿兒島行政與警察職位。

鹿兒島儼然是西鄉的獨立王國,其政治訴求對改革派政府直接構成威脅。

  1876年,大久保曾派鹿兒島出生的警官以探親名義回島偵察,被西鄉一派扣留。

1877年1月,政府為防止西鄉叛亂,密令把鹿兒島的陸軍彈藥武器運走。

西鄉派得到消息后,隨即襲擊軍火庫,搶走武器彈藥。

2月,西鄉以“新政厚德”之號,率軍攻打熊本縣城。

九州等地士族紛紛響應。

西鄉兵力一度達4萬余人。

在大久保利通主持下,政府組織近6萬人的征討軍投入戰爭。

8月17日,西鄉軍主力被擊敗。

西鄉率殘部逃回鹿兒島,固守城山。

9月,城山陷落,最后的武士西鄉隆盛切腹自殺。

  日本“維新三杰”發起的明治維新是日本避免淪為歐洲殖民地的轉折點,它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近代化發展道路的國家。

由於明治維新是一次不徹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因此,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一開始就帶有鮮明的軍事特征,使日本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很快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環球時報》 2005年03月11日 第二十三版ttp://66.102.7.104/search?q=cache:0diT-bUVuZsJ: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4/3240322.html+%E5%A4%A7%E4%B9%85%E4%BF%9D%E5%88%A9%E9%80%9A&hl=zh-TW節錄自 時代的巨輪 日本明治維新三雄,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與伊藤博文;三個人中,只有伊藤博文得到好死,西鄉隆盛自殺,大久保利通則被殺。

西鄉隆盛與大久保利通是交稱莫逆的好友,大久保自小身體羸弱,常被人欺侮,都是身體魁梧的西鄉隆盛替他解危;及長,兩個人也一起「搞革命」,勤皇反幕府推動「大政歸還」。

幕府垮臺之後,兩個人在新政府中都成為重要的棟樑;但不久,兩人卻因為「內政改革」之意見不合而鬧翻了,西鄉隆盛辭官返回九州鹿兒島;之後,西鄉隆盛甚至發動了明治時代最後一場內戰「西南戰役」,西南戰役打出的旗號叫「清君側」,他們要除掉的「奸臣」就是大久保利通! 結果,西鄉隆盛戰敗而切腹自殺(另有一說是:他要投降,卻被自己擁護者自背後槍殺)。

西鄉隆盛死後,支持他的武士們不服,在月黑風高的晚上,暗殺了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臨死前的感嘆是如此一段話:「西鄉啊西鄉,時代的巨輪,先是輾過你的身軀,再輾過我的身上,向前奔馳而去!」 http://210.201.54.217:8000/cgi-bin/showcache.cgi?u=http%3A%2F%2Fwww.hi-on.org.tw%2Farticle0.asp%3FSerial%3D14537%26Class%3D%A5x%C6W%C6%5B%C2I&q=%A4j%A4%5B%ABO%A7Q%B3q&r=37270219
大久保利通西元1830~1878年Okubo Toshimichi 日本政治家,薩摩藩領導人物之一。

1866年他和薩摩藩另一主要人物西鄉隆盛決定與長州結成聯盟,共同進行倒幕活動。

1868年推翻德川幕府後,他成為明治新政府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他曾到西方考察,認識到迅速發展經濟的必要性。

為此,他提倡創辦技術學校,主張政府一方面向私人企業發放貸款,一方面開辦國營工廠。

1873年因對朝鮮的政策問題與西鄉隆盛發生衝突,結果他的意見占了上風。

1878年被對他不滿的武士刺死。


大久保利通貢獻,澀澤榮一 大久保利通 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 明治維新,大久保利通後代,大久保利通 暗殺,大久保利通 神劍,澀澤榮一 大久保利通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日本明治維新,德川慶喜,明治天皇,日本,大久保,鹿兒島,西鄉,明治維新

乾隆|雍正|孫權|武則天|朱元璋|曹操|拿破崙|鳳雛|康熙|鄭成功|希特勒|司馬懿|吳三桂|周瑜|慈禧太后|孔明|秦始皇|洪秀全|李世民|哥倫布|黃忠|毛澤東|康有為|施琅|司馬昭|鄧小平|關羽|溥儀|光緒|劉備|林爽文|隋文帝|曹植|劉銘傳|司馬炎|楊堅|張飛|梁啟超|

大富翁

參考資訊: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42005294
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立即移除。感謝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知識收藏 的頭像
    知識收藏

    知識收藏

    知識收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