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林捷運站為什麼要取名叫「大坪林」呢?
它應該不在「坪林鄉」吧…為什麼要叫大坪林呢?
實在想不透…> 大坪林圳與公圳開拓史話 新店溪為臺北地區重要的農田灌溉水源。
清乾隆五年【1740年】,郭錫【1713~1774年】,因臺北松山一帶水源欠缺,至青潭溪口一帶勘察 欲築陂鑿圳以通臺北平原,未成。
後得新店人蕭妙興等人幫助,於今 碧潭築陂為水源地始成功,修圳灌溉景美及臺北平原的東半部,促進 艋舺港市的繁榮。
蕭妙興郭錫交換陂地後,從青潭溪築陂,鑿石圳 【今開天宮附近】,完成大坪林圳,灌溉新店平原。
工程中必須鑿通岩 石,以隧道導水,過程艱鉅,頁獻甚大。
-------------------------------------------------------------------------------- 大坪林圳 對七十歲以上的人來說,大坪林圳不是陌生的一條水圳,他是新店人的生命之源,新店平原唯一的水圳。
為什麼新店地區的水圳會稱為大坪林圳,這與本地發展的歷史有關。
新店地區最早的庄名,是在清乾隆22年(1757年)出現的大坪林庄。
顯然,大坪林應是取平地林木茂盛之意,因此,大坪林一名,反映早期漢人進入這個地區時所看到的地形與植被的景觀。
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錄「大坪林」這三個字的碑文,是鑲在新莊市慈佑宮媽袓廟,廟壁上一塊清乾隆29年(1764年)的碑文,載大坪林渡(即渡頭)寄附的香油錢。
新莊是那時臺北盆地最大的港市,盆地內的交道以航運為主。
外地的貨品,先運至新莊下貨,再由新莊轉運至盆地內各渡頭。
連接新莊與大坪林庄的就是大坪林渡,該渡頭位在店仔街(十四張與二十張交易處)一帶。
大坪林庄隨著土地開墾,陸續出現了寶斗厝、二十張、十四張、七張、十二張,那時稱為大坪林五庄。
大坪林圳就是因為灌溉大坪林五庄而得名的。
民國35年(1946年)因建大豐抽水廠,圳頭水圳不再使用,因年久或被破壞,或隱在林木草叢中,這條使用了至少173年的水源圳頭,蹤跡也就漸漸模糊,先民開圳艱辛的事蹟也給淡忘了。
關懷周遭的歷史,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這條水圳的興築。
水圳灌溉,主要的工程就是從河裡築壩攔水(一般稱為做埤)。
大坪林圳是引青潭溪的水灌溉的,最早從事的人是郭錫(1706年~1766年)。
他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由臺灣中部來今臺北市興雅一帶開墾,後因水源不足,拓墾受阻,於是決心要尋找新水源灌溉。
清乾隆5年(1740年)他來到青潭溪與新店溪會流處,見溪水豐沛,地勢較高,認為可在青潭溪築壩攔水,導水入圳,經大坪林、景美灌溉臺北平原東半部。
由於水源圳源頭靠近烏來泰雅族部落,因此威脅頗大,屢次興工,損失不貲,清乾17年(1752年)再行開築,也未得成功,前功盡棄,殊為可惜。
這時,大坪林五庄的地主蕭妙興、朱舉、曾鎮、王綸、簡書、陳朝誇、吳德昌、江游龍、林棟材等合組「金合興」公號,與郭錫相商。
蕭妙興等同意郭錫也將原先經營的圳頭工事交由蕭妙興等使用續接。
後來的大坪林圳,就在蕭妙興等人的接辦下,繼續努力開鑿成功的。
大坪林圳的興築,原始之功是郭錫,但沒有蕭妙興的決心毅力也是無法完成。
大坪林圳的圳頭,一面臨溪,一面倚靠岩壁,今天,我們依然可在草叢中尋覓水圳的痕跡,也可在壁痕上思量一斧一鑿的艱辛。
當眾人為「潭深山高,圳路皆石」而踟躕不進時,蕭妙興堅定的說:磨杵可以成針,琢石可以成磚,要心堅耳,心堅則愚公可移山,有何難哉。
在蕭妙興的領導下,大坪林圳的續接工程就這樣展開了。
其中在今開天宮下方的工程最為艱鉅,圳路是從寺廟底下鏧道貫通的,出口就在新店後街一帶。
圳頭的工事,前後花費近八年(1753~1760年),其艱苦由此可知。
開鑿過程既然艱辛,祈求神明呵護之情油然而生。
他們立石供奉盤古大帝,希望盤古能以開天闢地之功,助一臂之力。
今天,開天宮內仍奉祀盤古大帝的石碑,訴說先民開鑿大坪林圳遭遇的挫折與祈求。
為了感謝上天之恩,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都舉行謝神祭典,成為大坪林五庄最重要的生活悸動。
那些為鑿圳犧牲的先民,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也有禮祭飲水思源,讓我們對那些戳力大坪圳的先民鞠躬致敬。
-------------------------------------------------------------------------------- 公圳 新店市位於臺北盆地東南邊緣,是新店溪支流南、北勢溪合流處,安坑、雙溪來匯流域,為丘陵與平原交織而成的地形。
先人開墾此地時,經由淡水河進入新店溪秀朗社社地時「拳頭母山」即映入眼簾,而將此地命名為「拳山堡」,清末科舉盛行,士子因「拳山」不雅而改為「文山」。
昔日此地為樹林蓊鬱水量充沛之地,1729年(雍正7年)粵人即溯溪拓墾於此。
郭錫率眾在青潭開圳,今日北二高橋下以竹蛇籠築霸攔水開成公圳,原來直洩而下流入淡水河的新店溪水,在今新店駝峰山與萬壽山間形成長約二千多公尺、寬約二百公尺,靠西岸萬壽山下水深十餘丈,潭水澄澈而碧綠,故稱「碧潭」。
關於「新店」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論點,一說是嘉慶、道光年間,有墾首陳合發、李詳記等十餘人合資,招泉州五縣佃戶逐泰雅族退入灣潭,在碧潭東岸興建店舖成街,為有別於開天宮下渡船頭「店仔街」而稱為新店。
另一說是道光年間泉州人林章存在今碧潭東岸墾荒形成店街,因山洪而衝毀街屋,重新整建後,為區分新舊,乃稱之為「新店」。
另一說,在光緒十一年,在上游屈尺設置撫墾支局,成為通往屈尺群原住民的出入口,漢人在此新設店舖與之交易而稱「新店」。
不論「新店」地名源於何種傳說,均說明了,自乾隆中期郭錫因開發青潭而形成「碧潭」東岸,已成為漢人開發新店的重心。
參考資料
網站
取自古地名-------------------------------------------------------
上面說的沒錯!除了大坪林,像六張犁,江子翠...等地方全部都是由古時候平埔族或是漢人所留下來的地名!
說話說重點就好啦
一堆有的沒的答案一起出來
大坪林捷運站,大坪林站,大坪林美食,大坪林皮膚科,大坪林餐廳,大坪林好吃,大坪林吃,大坪林牙醫,大坪林圖書館,新店大坪林大坪林,蕭妙興,大坪林圳,坪林圳,新店溪,臺北平原,開天宮,青潭溪,新店
板南線|淡水線|內湖線|車站|士林夜市|高鐵|火車站|中正紀念堂|高捷|火車|新店線|北投線|台北捷運|南港線|高雄|悠遊卡|公車路線|轉乘|木柵線|台北車站|高雄捷運|台北|一日遊|西門町|
大富翁參考資訊: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1306185
如有不妥請告知於本部落格,煩請通知,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