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晚餐 左傳晉靈公不君 左傳晉靈 公不 君 【原文】   晉靈 公不 君:厚斂以雕牆(2);從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瀛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4),使婦人載以過朝。

趙盾、士季見其手(6),問其故,而患之。

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7),則莫之繼也。

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

」三進,及溜(8),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

」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9)。

』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

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10)」。

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11)。

,能補過也。

君能補過,袞不廢矣(12)。

」猶不改。

宣子驟諫(13),公患之,使稦?賊之(14)。

晨往,寢門辟矣(15),盛服將朝(16)。

尚早,坐而假寐(17)。

?退,歎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8)。

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

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譯文】   晉靈公不遵守做 國 君的規則,大量徵收賦稅來滿足奢侈的生活。

他從高台上用彈弓射行人,觀看他們躲避彈丸的樣子。

廚師沒有把熊掌燉爛,他就把廚師殺了,放在筐裡,讓官女們用頭頂著經過朝廷。

大臣趙盾和士季看見露出的死人手,便詢問廚師被殺的原因,並為晉靈公的無道而憂慮。

他們打算規勸晉靈公,士季說:「如果您去進諫而 國 君不聽,那就沒有人能接著進諫了。

讓我先去規勸,他不接受,您就接著去勸。

」士季去見晉靈公時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簷下,晉靈公才抬頭看他,並說:「我已經知道自己的過錯了,打算改正。

」士季叩頭回答說:「哪個人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好事了。

《詩.大雅,蕩》說:『事情容易有好開端,但很難有個好結局。

』如果這樣,那麼彌補過失的人就太少了。

您如能始終堅持向善,那麼國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們有了依靠。

《詩.大雅.民》又說:『天子有了過失,只有仲山甫來彌補。

』這是說周宣王能補救過失。

國 君能夠彌補過失,君位就不會失去了。

」   可是晉靈公並沒有改正。

趙盾又多次勸諫,使晉靈公感到討厭,晉靈公便派稦?去刺殺趙盾。

稦?一大早就去了趙盾的家,只見臥室的門開著,趙盾穿戴好禮服準備上朝,時間還早,他和衣坐著打吨兒。

稦?退了出來,感歎地說:「這種時候還不忘記恭敬 國 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

殺害百姓的靠山,這是不忠;背棄國君的命令,這是失信。

這兩條當中佔了一條,還不如去死!」於是,稦?一頭撞在槐樹上死了。

晉靈公:晉 國國 君,名夷皋,文公之孫,襄公之子。

不君:不行君道。

厚斂:加重徵收賦稅。

雕牆:裝飾牆壁。

這裡指修築豪華宮室,過著奢侈的生活。

宰夫:國君的何師。

瀛(er):煮,燉。

熊蹯(fan):熊掌。

畚(ben):筐簍一類盛物的器具。

載:同「戴」,用頭頂著。

(6)趙盾:趙衰之子,晉國正卿。

士季士為之孫,晉國大夫,名會。

(7)不入:不採納,不接受。

(8)三進:向前走了三次。

及:到。

溜:屋簷下滴水的地方。

(9)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蕩》。

靡:沒有什麼。

初:開端。

鮮:少。

克:能夠。

終:結束。

(10)賴:依靠。

(11)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傑民》。

袞(gun):天子的禮服,借指天子,這裡指周宣王。

闕:過失。

仲山甫:周宣王的賢臣。

(12)袞:指君位。

(13)驟:多次。

(14)稦?(chuni):晉國力士。

賊:刺殺。

(15)辟:開著。

(16)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禮服。

(17)假寐:閉目養神,打盹兒。

(18)主:主人,靠山。

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big5/book/view.asp?id=283

不吃晚餐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2010178129
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Blog,煩請通知,將移除本文。感謝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知識收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