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初次巡訪的路線,與胡錦濤十年前就職之初訪視毛澤東革命舊地西柏坡所展現的象徵意義大不相同,且中共官方媒體最初對習之南巡隱而不宣,至香港媒體報導後,新華社才於十二月十日發布相關訊息通稿,顯見習近平訪粵之行並不尋常。
習近平初任總書記之際,在接連打擊貪腐幹部之後,迅即前往廣東視察,走訪經濟改革發展狀況,並到深圳探視其母齊心,且向鄧小平銅像獻花。
在當前中共政局變化發展時刻,習近平這一連串的政治動作,有以下幾層意義: 第一,現階段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都對中共政局具有相當影響力,在此三駕馬車的政治格局中,習近平廣東之行,有意仿照二十年前的鄧小平南巡,強調「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其目的是要標舉鄧小平路線的正確性與優越性,來化解和回應未來胡、江可能加諸的政治壓力或挑戰,使中共的新執政團隊得以在改革開放的旗幟下,取得了決策主導權。
此舉亦在向海內外展示,習近平不致因政治局常委會以江系人士居多、保守色彩濃厚,而在政策路線上受制於上海幫江系勢力。
第二,在中共十八大高層權力分配完成、派系競爭告一段落之際,習近平前往改革重鎮、開放前沿的廣東視察,表達改革政策將是中共中央未來施政主軸,乃是以實際行動展現改革意志,並安撫在十八大權力競爭中失利的改革派,爭取未來與改革派菁英的政治合作空間。
同時,這也為即將召開的中共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未來鄧小平所推行的改革開放仍是中共的經濟建設總路線,此即習近平此次在深圳所說的,中國大陸未來要走富國、富民之路。
第三,在各方疑慮大陸左派意識漲升、保守勢力抬頭之際,習近平前赴深圳看望其母齊心,不啻是在昭示世人,其父母退休後一直定居深圳的重大意義。
習仲勳本居高位,因文革而落難;文革後以廣東省委書記復出政壇,推動經濟改革和特區建設,後因六四事件前後力挺趙紫陽的改革路線而不容於中共高層,遂乃退休定居深圳。
如今習近平重返深圳,大有感念父母一生奮鬥精神之意:在消極面上,習近平表達出他不會重回文革左傾或保守派「治理整頓」的舊路;另在積極面,習近平將踵繼其父習仲勳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進取路線,吸取先進國家經濟發展經驗,以致力推動經濟改革與建設為施政目標。
第四,習近平訪視廣東,汪洋一路陪同;習近平既讚揚廣東近年來的政經改革,也鼓勵其未來進一步發展,這無疑是對於汪洋治粵工作和廣東發展模式的肯定,也是對即將繼汪洋之後新任廣東領導者的期許。
可以想見未來一段時間,習近平仍將繼續訪視各省市區之旅,爭取地方幹部支持,以營造勤政、親民、改革的形象,並加強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係。
雖然十八大後中共政局初定,但因先前人事改組引發的權力競爭,以及中央新領導確立後主要派系在政策路線的角力,致使高層菁英之間持續存在著緊張關係。
故而外媒將習近平此次訪視廣東視同為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而以「新南巡」稱之;雖然,因時空環境不同,習近平南巡的政治考量及其所產生的效應和影響,實有別於鄧之南巡,不過,習近平廣東之行重新高舉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既符合胡錦濤在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所提出「不走老路,不走邪路」的方向,而且在思想理論位階上超越胡錦濤、江澤民的政策指導,並廣為中國人民所接受。
因而習近平訴求改革開放路線,不僅揭示了中國大陸未來發展的可行途徑,同時也有助於防範胡、江等元老過度干政,鞏固其領導地位和權力。
總之,習近平巡視廣東,實為一深思熟慮的政治策略,可以在中共複雜的派系政治中,整合相互歧異的政策路線,凸顯習近平的施政方向,而為其領導中共黨政發展打下穩固的基礎。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2121600348
如有不妥請告知於本Blog,請留言給我,將立即移除。感謝您
留言列表